浩沙(无尽河流)

《诗经》里的山、水、植物还能找寻到吗?【诗意中国】《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收录的诗篇从西周初年,绵延到春秋中叶。几乎每位中国人,在孩童时代都接触过里面的诗歌。“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这样河洲鸟鸣的场面发生在哪里?“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这种芦苇凝霜的景致还可以找寻得到吗?在吟

诗经》里的山、水、植物还能找寻到吗?

【诗意中国】

《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收录的诗篇从西周初年,绵延到春秋中叶。几乎每位中国人,在孩童时代都接触过里面的诗歌。“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这样河洲鸟鸣的场面发生在哪里?“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这种芦苇凝霜的景致还可以找寻得到吗?在吟诵这些不朽的名篇时,你是否也会有类似的疑问?

对于《诗经》中所呈现风景的好奇,是我们决定出发的最原初的动力。以一部古代文学作品来按图索骥,风险则可能是今日所见事实会破坏想象力的美好。倒是中央美院古典文学副教授董梅以她正在进行的考察发现,解除了我们的担忧——七年之前,在讲授《诗经》之余,董梅开始了对十五国风发生地的走访,至今已经完成了郑风和秦风的部分。“文字内容和个人想象会导致另一种局限,实地环境具有空间和时间的维度,可以极大丰富对诗歌的理解。”

浩沙(无尽河流)

淇河的许家沟河段有温泉,鸭子吃了水里的矿物质可下“缠丝鸭蛋”。| 图:视觉中国

能够古今不变的,有人情,也有山河。从《诗经》中具体的景观出发,我们实际落脚到的是较为抽象的山脉与河流。这是此次来做《诗经》地理的依托。《诗经》最早收录的诗歌,据今天有3000多年了。世事变化如浮云,山和水却是相对恒定的自然物,是可以寻找与感知的。它们塑造了一地的物质文明,又建构起一地人的精神世界。纵使表面的物象已经面目全非,我们依然能够从山水格局中,找到通往《诗经》时代的入口。

《诗经》中出现频率最高的河是黄河,共被提及27次。然而,因为黄河经常泛滥和改道,是条凶猛无比的“大河”,先民真正依赖生存的都属于“小河”。《诗经》中写到黄河,多为虚指的概念,社会生活则是在小河边展开的。小河流域,才是孕育文明的温床。我们挑选了五条在《诗经》当中很重要的河流来做踏访,分别是河南的淇河、陕西的渭河、山西的汾河、山东的大汶河以及湖北的汉江

浩沙(无尽河流)

汾河风光(蔡小川 摄)

《诗经》中所吟咏的题材离不开这些河流:淇河畔的竹子、淇河水流的样子常常是《邶》《鄘》《卫》三风起兴时描写的对象,那时还属于古代历史上的温暖年代;渭河首次进入人们的视野,就是来自《诗经》所记录的周人的史诗中。周人、秦人,都是沿着渭河,进入关中平原腹地,建立起属于自己的强盛文明;汾河是晋地文化的母亲河。

《诗经·唐风》中的《杕杜》《扬之水》是当时晋南地区政治生活的反映——以汾河为中心的临汾地区与以涑水河为中心的运城地区经常发生权力斗争;《齐风·载驱》表明,大汶河的汤汤流水是齐襄公的妹妹文姜一段不伦之恋的见证者。她害死了自己的夫君鲁桓公后,既没有回到鲁国,也没有与哥哥齐襄公在一起,而是居住在了大汶河畔;汉江流域则是西周分封制所触及的最南端。按说它的诗风应该最为原始大胆,却因为受到礼乐教化,而呈现出一种微妙的克制。就像《周南·汉广》所说,汉江上有游女却“不可求”,大概因为嫁娶礼数还未完成。

浩沙(无尽河流)

位于均县镇的丹江口水库湖区,此处属汉江中上游。平静的水面之下,隐藏着两千多年前一段秦、楚争霸的历史。(张雷 摄)

水之外,《诗经》中有50多篇都提到山,占全部篇目的五分之一。不仅有笼统语言概括,在状貌、类型、部位与朝向方面还有细致词语描绘,足见先民与山的密切关系。《诗经》中,山是先民采集、挖掘与狩猎的地方,也是缅怀祖先的祭祀场所,还是祈求福佑与庇护的对象。

因此我们选择山来做探访的时候也考虑了不同类型:有曾经蕴含着青铜资源,又有流传着伯夷、叔齐事迹的山西首阳山;也有当时能够提供优质木材的陕西终南山;还有可以借助天险来修建齐国长城的山东泰山;位于湖北枣阳和随州、在桐柏山和大别山之间的一段随枣通道,因为存在着一个沟通南北文化的曾国也位列其中。

浩沙(无尽河流)

首阳山的龙首悬在黄河滩旁,曾经龙首之下便是黄河。(蔡小川 摄)

从人类历史来看,随着防水技术和农耕技术的提高,有从山地到丘陵再到平地来迁徙发展的趋势。另外一处并不太知名的宛丘,在《诗经·陈风》里专门有篇章来写在宛丘之上进行巫风祭祀的情景。它曾经是新石器时代的城池,西周时期巫舞的高台,也是战国至两汉的墓葬宝地。当建筑塌圮、盛景不在,这片样貌特别的台地,就等待着人们去发现它尘封的过往。

诗经十五国风由周朝采诗官在不同的地域采得。各地山水不同,也造就了不同国风之间的迥异风格。“郑卫之地是平原,民风就浪漫而奔放;周人和秦人居住在高地,风格就保守而理性。对应到各个国家的诗篇中也如此。”《诗经》研究者李山这样形容。

浩沙(无尽河流)

拍摄于河南淮阳,《诗经·陈风》的发生地,来自摄影师塔可的摄影系列《诗山河考》。塔可曾经历时四年,寻访《诗经》里涉及的山河景象。(塔可 摄)

《诗经》中还有一个特殊的现象,就是大量出现植物的名称。有的植物属于中原地区广泛种植,比如桑、黍、棘、麦、葛;有的则仅在某一两个国家的风土中出现,比如“椒”,在陈风里就是很重要的意象。它由于和楚国接壤,于是诗歌中就有着一种南国植物的芳香。我们在考察山水时,一道观看了《诗经》中的重要植物,来看它们的今昔生长区域和用途的变迁。诞生于分封制时代的《诗经》保留了各地有活力的异质文化。我们在行走《诗经》山水的过程中,也在试图发现这种差异造就的美感。

孔子评价《诗经》,“《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诗经》所涉及的题材,无论婚恋、战争、农事还是祭祀,都流露出一种真挚、单纯的情感。《诗经》形成的阶段,正是中国文化的奠基时期。如今流淌在我们血液之中的东西,可以在《诗经》中找到它们的基因密码。通过对山、水、植物的考察,我们便得以透过那层仿佛古物表面因岁月形成的“包浆”,无限接近那段古老文明的纯真年代。

(感谢北京大学教授唐晓峰、摄影师塔可对本组封面故事提供的帮助)

更多精彩报道详见本期新刊

【诗意中国】

点击下图,即可一键下单

本期《三联生活周刊》封面大使李山老师研究《诗经》30年,被誉为“最会讲《诗经》的老师”。在他的讲述里,这部古老的文学经典不仅似乎从时间上离我们更近了一些,更可以在身边的自然中触手可及:“我们常说‘道法自然’,其实不用等到老子,《诗经》里就已经体现出来了。”

浩沙(无尽河流)

点击上图,听“最会讲《诗经》的老师”解读中国最早的诗篇。

关于本期封面故事,有任何想说的话,请积极留言。

精选留言将有机会刊发在下期杂志的读者留言区↓↓↓

浩沙(无尽河流)

就是这个位置!

浩沙(无尽河流)

本期

更多精彩

| 封面故事 |

诗意中国:寻访《诗经》的山、水、植物(丘濂)

沿淇河而行(丘濂)

汉水:其流汤汤(刘周岩)

汾河:晋地之母(刘畅)

淌过《诗经》的渭河(艾江涛)

汶水:从文姜台展开的旅程(驳静)

《诗经》中的重要河流(李秀莉)

宛丘之上,重叠的风景(丘濂)

终南山,走出周人的世界(艾江涛)

寻找齐长城(驳静)

首阳山的青铜时代(刘畅)

随枣走廊:文化交汇之地(刘周岩)

《诗经》中的重要山脉(李秀莉)

青檀(刘畅)

麦(驳静)

漆树(刘周岩)

梓(艾江涛)

《诗经》中的常见植物(黄晏浩)

| 社会 |

热点:遭遇珠峰拥堵(王海燕 严岩)

热点:浩沙跑路,健身房的模式危机(王梓辉)

| 经济 |

市场分析:全球降息潮,中国跟不跟?(谢九)

| 文化 |

时尚:快销联名款,狂欢与疲态(杨聃)

生活方式:本土便利店:都市人的城市厨房(卡生)

思想:成功解决危机的12个因素(薛巍)

| 专栏 |

邢海洋:中高端贸易的“梗阻”

袁越:细胞的年龄

张斌:85岁,解说让我敏捷

宋晓军:两份“联合声明”VS沙纳汉的“报告”

⊙文章版权归《三联生活周刊》所有,欢迎转发到朋友圈,转载请联系后台。

【诗意中国】

▼点击阅读原文,进入周刊书店,购买更多好书。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sumchina520@foxmail.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shpfj.com/19049.html